
SERVICE PHONE
13981222999发布时间:2025-04-20 12:40:44 点击量:
晚清湘军 10 大悍将一览1、曾国藩2、 曾国荃3、左宗棠湘军以营为基本单位,构建了层层节制的指挥体系,由曾国藩亲自统领,同时强化军事训练与纪律约束。他将理学思想融入治军理念,十分注重军民关系的维护,使得湘军逐步发展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军事力量。曾国藩不仅在军事领域成就斐然,还积极推动、文化、经济等多方面的改革,倡导 “中体西用” 思想,大力培养人才,致力于改善民生。
曾国荃,作为曾国藩之弟,人称 “曾老九”。他原本是一名优贡生,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而投身军旅。1856 年,曾国荃组建 “吉字营”,广纳各地豪杰,将其打造成湘军的精锐部队。他擅长运用 “龟壳战术”,通过挖掘壕沟和地道,对敌军进行攻坚围城,在战场上屡建奇功。1860 年,曾国荃率军围攻安庆,采用壕沟防御结合地道爆破的战术,最终成功攻克安庆城。1862 年,他率军直逼天京(今南京),经过长达两年的坚守围攻,终于在 1864 年成功攻克天京,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。曾国荃作战勇猛无畏,但他的作战方式也曾引发诸多争议。
1852 年,太平军围攻长沙,左宗棠应湖南巡抚之邀出山协助防守。在此期间,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,成功击退太平军。此后,左宗棠先后辅佐多位巡抚,并组建楚军,成为湘军的重要将领。左宗棠最为人称道的壮举,是在 63 岁高龄时力排众议,毅然决定收复新疆。当时,新疆面临阿古柏入侵以及沙俄侵占伊犁的严峻局势,左宗棠精心筹备西征,妥善解决了后勤保障、武器装备等一系列难题。1876 年,他率军西进,采用 “先北后南,缓进急战” 的战略方针,相继收复众多地区。阿古柏兵败自尽后,面对沙俄拒不归还伊犁的情况,左宗棠采取军事威慑与外交谈判双管齐下的策略,最终迫使沙俄归还伊犁。收复新疆后,左宗棠还积极推动新疆的建设与发展,建议在新疆设省,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。
胡林翼,湖南益阳人,出生于官宦世家。道光年间考中进士,曾担任翰林院编修。后因失察事件被降级,于是捐官至贵州任职,在贵州剿匪期间立下战功。咸丰年间,胡林翼率军援助湖北,从此成为湘军的重要将领,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。他先后升任湖北布政使、巡抚,在任期间积极筹措军饷,大力整顿军队,有效提升了湘军的战斗力半岛·体育中国官方网。在武昌攻防战中,胡林翼发挥了关键作用,指挥多场战役并取得胜利。他十分注重协调各方关系,对凝聚湘军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。1861 年,胡林翼病逝于武昌,年仅五十岁。
彭玉麟,湖南衡阳人,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。16 岁便开始独立生活,后来成为湘军水师的奠基人。他曾坚守耒阳城,因而名声大噪。曾国藩多次邀请彭玉麟出山,最终彭玉麟被其家国情怀所打动,加入湘军。彭玉麟与曾国藩共同创建湘军水师,确定战船的形制,并制定水师营制章程。在作战中,彭玉麟勇猛无畏,屡立战功,逐渐成为水师统帅。他十分注重军纪,坚决反对现象,还提出了吏治改良方案。中法战争时,年近七旬的彭玉麟主动请缨,率军作战并取得重大胜利。彭玉麟一生清廉,多次辞去厚禄,还将大部分俸禄捐出作为军费和教育经费。
杨岳斌,湖南长沙人,以骑射技艺闻名。早年从军时便崭露头角,锋芒毕露。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时,杨岳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,在战斗中屡战屡胜。尤其是在湘潭之战中,杨岳斌表现卓越,因功升任守备。他与彭玉麟合作默契,协同作战,克复多地,声名远扬。杨岳斌作战勇猛且指挥有方,在湘军东下、田家镇之战等重大战役中均立下赫赫战功,官职也累升至参将、副将。湖口之战后,他重整水师,使其重振雄风。晚年,杨岳斌督办陕甘军务,整顿长江水师,在抗法保台战役中也功勋卓著。
江忠源,湖南人,因青莲教起义而崭露头角,获知县官职。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,他组建楚勇,楚勇成为湘军的前身。在桂林之战中,江忠源率部成功解围,因此升任知府。蓑衣渡之战中,他设伏重创太平军,致使南王冯云山阵亡。此后,江忠源转战多地,在长沙、南昌之战中表现英勇,升任安徽巡抚。后来庐州被困,江忠源虽遭欺骗,但仍坚守不屈,最终壮烈牺牲,年仅 42 岁。
鲍超,四川人,出身贫苦,凭借自身努力练就一身武艺。太平天国起义时,他应募入伍,因作战勇猛善战而获得曾国藩赏识,升任守备。此后,鲍超随湘军攻陷多地,屡立战功,官职不断升迁,先后担任都司、游击。他组建霆军,使其成为湘军的劲旅,参与了汉阳、小池口等战役。在战斗中,鲍超多次负伤,但仍坚守阵地,毫不退缩。他率部收复黄安、太湖,晋升为军长。曾救援曾国藩祁门大营,成功挽回危局。后来参与攻陷天京,获一等轻车都尉世职。鲍超一生战功赫赫,参与太平天国运动、捻军起义,身经百战。
罗泽南,湖南湘乡人,出身贫苦,但聪颖过人。尽管屡遭家庭变故,他仍坚持求学,后来成为一名教育家,培养出众多湘军骨干。1852 年,太平军威胁长沙,罗泽南率团练参与保卫战,受到曾国藩的赏识。他的部队成为湘军精锐 “老湘营”,罗泽南也被视为湘军创始人之一。他效仿戚继光练兵之法,确立战略方针,在战场上战绩辉煌。1854 年,罗泽南率军收复岳州、武昌,重创太平军。1856 年,在进攻武昌时不幸阵亡。
李续宾,湖南湘乡人,家道中落,但通过自学成才。1839 年,他组织乡勇抗击土匪,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。1852 年,李续宾加入湘军,跟随罗泽南作战,屡立战功。1854 年,升任知县,参与收复武汉。罗泽南死后,李续宾接统湘军,再次攻克武昌。1858 年,他攻克九江,获授巡抚。同年,率军救援庐州,却遭太平军围困于三河镇,最终英勇战死。三河之战,湘军损失惨重,李续宾的离世令曾国藩痛心不已,胡林翼赞誉他为 “长城”。